摘要: 响应式网页设计是移动用户网站设计的关键,基于弹性布局、响应式图片、媒体查询等设计理念,为解决门户网站适应各种不同分辨率的移动设备提供一种解决方案。

1 响应式网站建设设计
所谓的“响应式Web设计”,它是指在网站建设过程中,利用响应式Web设计技术构建设计网站,使网页内容在PC、平板电脑以及智能手机上能,根据用户交互行为以及设备系统、屏幕尺寸作相应的响应,并能正常的显示内容。
全面标准化管理与服务业从业人员素质提升相辅相成,通过实施与宣贯标准体系,进行团队整体培训和管理经验的积累,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、知识水平、服务技能。多渠道开展服务业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标准化知识培训,鼓励高校及科研院所与企业的联合共建工作,在服务业示范点设置标准化创新研究基地,培养既有标准化理论功底又有丰富标准化工作经验的人才。
响应式Web设计首先应该遵循移动优先原则,交互设计应以移动端为主,由移动端扩展PC端,页面需要兼容不同终端。响应式Web设计我们应该考虑先针对移动终端小屏幕进行设计,然后针对PC机大屏幕进行设计。通过流式布局(Fluid Grids)创建流动的弹性布局界面,自适应图片(Scalable Images)调整页面的图片显示,利用媒介查询(Media Queries)技术选择样式,调整布局元素的范围,实现网页对不同终端设备的最优适配解决方案。
赫鲁晓夫外交政策的独特特征是开始重视亚非新兴国家,改变之前对中立主义的否认态度,承认不结盟的意义与合理性。[55]苏联对缅甸中立外交政策给以很高评价,特别是缅甸拒绝参加美国组织的东南亚条约组织。[56]斯大林时代的结束、苏联外交政策调整带来的连锁效应,很快在中苏两国与缅甸的关系上先后体现出来,同时这些调整和变化在缅甸国内也得到积极的响应。
2 响应式模块布局设计
按照“移动优先”的设计思想,首先利用DIV+CSS技术实现响应式整体布局,在设计网页过程中添加详细显示内容,最后阶段对页面进行装饰美化。在设计网页布局的过程中,先按规范设计2-3个固定宽度做为响应的模板,以宽度最窄的作为移动手机终端框架,再依次设计出中等、最宽的页面。网页根据屏幕大小,模块设计布局,采用单列布局、双列布局、三列布局显示,使用户在浏览时有较好的体验。如图1所示。
如南宋.梁楷《李白行吟图》画唐朝大诗人李白,未画任何背景,也不讲究人体比例,只在表现人物精神上下功夫,寥寥几笔,便意溢神足,使李白洒脱飘逸的形象跃然纸上。
3 响应式网页开发技术
3.1 流式布局
页面采用弹性设计来自动响应屏幕的变化和调整页面布局。采用CSS设置容器的浮动属性,来适应流式定位,自动适应宽度的变化。如当屏幕宽度不够,一行放不下多个区块时,就会浮动出现在下层,形成双栏布局。
图1
3.2 媒体查询
媒体查询是响应式设计的关键技术,利用media自动探测屏幕宽度,媒体查询的实现主要通过link标签和@media规则,根据查询条件加载相应的CSS样式局定位文件,从而达到为不同的终端设备自动调整页面的目的。如代码:
<link rel="stylesheet" type="text/css"media="screen and (min-width: 420px)and (maxdevice-width: 680px)"href="Screen2.css" />
对于浏览器不支持CSS媒体查询功能,如IE8及以下版本,可通过加载外部加载html5shiv和respond.min文件,支持CSS媒体查询。如代码:
3.3 弹性图片
基于“响应式图片”的思想,移动终端在浏览大图片时会消耗大量流量而影响网页面加载速度,响应式设计网页时可以考虑使用两种图片,通过javascript脚本来检测屏幕的分辨率,引用不同的CSS样式,调用不同分辨率的图片,如在PC上使用分辨率较大的图片,在移动终端上调用分辨率较少的图片。响应式网页还可以设置相对值,实现图片的自动缩放。
4 触屏交互设计
触摸屏的交互方式有相应设计规范,触屏设备对点击范围要求不同,如导航列表设计放在页面右侧或右下角,因为多数人习惯用左手把持设备,右手点击交互操作;手机操作多以滑动为主,滑动式操作让用户体验过程更加流畅。触摸屏的交互设计采用程序优化,利用虚拟键盘可以改变输入法布局,还能提供常用的命令,起到智能、辅助输入作用,增强用户体验效果。
5 动态元素设计
米维信息认为动态的元素比起静态的文字讯息更能吸引用户,移动终端视窗较小,用户不必从上到下滚动页面寻找信息。以Cinemagraphs取代GIF动态图加入,让观众可以更深入的参与网站,Cinemagraphs是静态照片中神奇的细微运动技术,是动态摄影和静态图片的结合,与GIF动画的不同在于它只包含一个动态元素。随着VR技术普遍,越来越多企业将虚拟现实技术、视频融入网站,丰富了信息,给观众更独特的体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