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 借助微信平台,设计基于辅助教学的“e教学”小程序,可实现移动教学,和传统教学平台相比,微信“e教学”小程序中具有资源共享、沟通快捷、碎片化学习等优势。既能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,也便于日常教学和管理,值得大范围推广应用。

0 引言
在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,很多学校都自主研发了独具特色的手机应用程序,但独立研发APP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、物力、财力等,并且使用效果也不是特别理想,目前手机移动应用千变万化,如果后期管理不当,会发生严重的长尾现象,资源浪费情况比较严重。而微信小程序的界面更加简洁,核心功能比较突出,可为“e教学”功能和作用的发挥奠定坚实基础。
1 微信小程序
微信是目前应用和下载量最大沟通交流软件,目前微信用户量已经超过10亿,每天都在频繁施工,小程序是微信受广大用户青睐的主要功能。通过扫描、搜索、公众号关联等方式都可以直接进入小程序中,具有无需安装、即用即走的优势[1]。小程序的主要功能是服务,但其并不会主动推送相关信息,用户在享用时直接点击进入就可为其提供服务,不会对用户造成负担,无需过度营销。总而言之,和订阅号、服务号等相比,微信小程序的信息传播方式更加便捷,功能更加齐全,可为“e教学”提供良好的平台。
2 微信小程序的优势
2.1 无需下载,即用即走
在手机中都安装了大量的运用程序,但很多APP经常使用1次或者2次后不再使用,即使卸载后,仍然会残留相关痕迹,随着APP下载次数的增加,会大幅度占用手机内存,从而导致手机发生卡顿等现象。而微信小程序则无需考虑这一问题,随时可用,用完就走,并不会占手机内存,学生登陆微信后既能直接使用,关闭微信后即可立刻,可帮助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,从而提升学校效率。
2.2 功能化,简单化
和其他APP相比,微信小程序具有小而且美的特性,操作比较简单,无广告干扰,可大幅度提升体验感。
但是近些年,随着中国企业不断地借鉴西方薪酬模式,许多优秀企业如华为、蒙牛、阿里巴巴、联想等在采用普惠制的股权激励后都取得了成功。所以,长期激励在中国的发展是必然。然而,由于大部分长期激励工具都与二级市场股价有所关联,而我国的二级市场发育尚不健康、成熟,故已经授予的长期激励可能失效也是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。
2.3 成本低,资源共享效率高
微信小程序的框架都是现有的,开发者只需要把“e教学”的相关编码录入即可完成,大大降低了研发成本。学校资源发布在微信小程序上,学生通过登录小程序即可获得教育资源。
3 微信“e教学”小程序的设计
3.1 总体功能设计
在微信“e教学”小程序总体功能设计时,要满足微信小程序开发和利用的相关规范,并以课程教学为核心,通过微信授权的方法,绑定教师和学生,教师先进行课程创建,设定相关参数,学生通过登陆小程序加入课程中[2]。微信“e教学”小程序的功能主要分为两个部分,其一微信小程序,其二是服务器管理端。其中前者主要通过手机端来展示相关内容,而后者则为数据提供者和管理人员提供便捷的管理方法。既能为小程序提供json数据,也可以提供PC端运维或者数据分析。
3.2 应用场景设计
微信小程序拥有自己的MINA框架,由一个整体程序App和多个各自页面的page共同组成。
3.3 核心业务模型设计
微信“e教学”小程序包括的核心业务模型主要有以下几点。
1)课程。包括教学内容的课程封面、课程标题、创建老师、开始时间、结束时间等,可以根据课程情况,进行合理设计,从而为学生学习提供便利的条件。
2)和课程相关的业务包括:选择课程、作业展示、签到、问答、测试等,可实现移动互联教学,无论何时何地,学生登陆微信“e教学”小程序后,就能进行学习,并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。
3)用户设计。包括:用户名、头像、性别、用户类型等。每位教师通过微信“e教学”小程序可以进行自己课程的教学,并对学生登陆人员进行检查,为教学做好考勤提供数据支持。
微信“e教学”小程序通过微信接口进行登陆,在第一次登录时,学生需要绑定自己的班级和微信号,下次登陆时可直接进入。
荷载与边界条件设定。限制T1椎体上终板和骶骨各个方向自由度,模拟人体直立状态脊柱所受负荷,最终躯干上身体质量平均施加在每一个节段上。所建立的模型中,骨组织、终板和韧带分别应用实体单元、壳单元和仿真单元。模型包括691 271个单元,其中实体单元、壳单元以及仿真单元计数分别为667 459、62 838和575(图1)。
研究区最老地层为前寒武系(震旦系),从前寒武系至第四系,各时代的地层均有发育(图1)。其中,中~上泥盆统(东岗岭组或棋梓桥组、天子岭组等)及下石炭统(长垑组、大赛坝组或孟公坳组、石磴子组等)的不纯碳酸盐岩是本区最主要的赋矿层位[1,5]。
3.4 微信“e教学”小程序开发流程
第一步,申请微信应用号,可通过微信公共平台来申请学校自己的小程序应用号,并进行卫星人证。
第二步,合理开发配置。通过登录小程序公共号,对微信“e教学”小程序进行开发配置,包括:开发者配置、OpenID配置、接入服务器配置等[3]。
第三步,进行微信“e教学”小程序开发和设计,同样在小程序公众号中完成,包括:系统设计、小程序开发、系统测试等多项内容。
第四步,版本发布,把设计好的微信“e教学”小程序,上传给微信服务进行全面审核,通过审核的小程序,可在卫星发现栏中,直接搜索“e教学”即可进行应用。
4 结语
文章结合理论实践,分析了微信“e教学”小程序的设计,米维信息认为基于微信小程序设计的“e教学”具有很强的灵活性,无需下载,即用即走,可提升学生碎片化时间的应用效率,对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也有重要意义,是未来教学的主要发展模式之一,符合目前我国新课程改革相关规范和标准的需求,值得大范围推广应用。